根据23日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拥有相似面孔的人可能拥有相似的DNA。这项研究揭示了面孔的强烈相似性与共同的遗传变异有关,并为潜在影响面孔结构的分子特征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巴塞罗纳约瑟-卡雷拉斯白血病研究所的高级作者马内尔·埃斯特尔(Marnell Estelle)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来洞察人类的相似性,因为我们发现,看起来非常相似的人拥有相同的基因类型,但他们在表观基因组和微生物组的水平上是不同的。”基因组学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其余的将它们分开。
随着万维网的发展和全球人类照片交换的可能性,网络上被确认为与基因无关的虚拟双胞胎越来越多。在这项新的研究中,埃斯特尔的团队开始在分子水平上描述客观上具有相同面部特征的随机人类。
为此,他们招募了加拿大艺术家弗朗索瓦·布鲁内尔的照片背后的人。自1999年以来,布鲁内尔一直在拍摄世界各地长相惊人相似但完全陌生的人。他们拿到了32对同卵“双胞胎”的头像。研究人员使用三种不同的面部识别算法来确定客观的相似性度量。
此外,参与者完成了全面的生物统计学和生活方式问卷,并提供了唾液DNA用于多组学分析。这组独特的样本使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和微生物学如何促进人类相似性。
结果显示,这些个体具有相似的基因类型,但它们在DNA甲基化和微生物群落景观方面存在差异。遗传分析显示,这16对中的9对基于19,277个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聚在一起。
此外,体重、身高等身体特征,以及吸烟、受教育程度等行为特征,也与长相相似的配对相关。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共同的遗传变异不仅与相似的外貌有关,还可能影响共同的习惯和行为。
尽管存在小样本量的限制,这些发现可能为生物医学、进化和法医学的未来应用提供分子基础。比如在法医学领域,罪犯的脸可以通过DNA重建;在基因诊断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面部照片来了解患者的基因组线索。